沙子
沙子,是指那些细小的石粒,或者是形状类似于沙子的东西。在语文里也暗指不完美的瑕疵。其实沙子是由矿物和微小的岩石碎片组成的。本篇百科主要围绕沙子密度的算法、沙子水泥的比例、沙子的形成历程、沙子图片来介绍沙子。
沙子密度的算法
法一:一般干沙子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,而二氧化硅的密度是2.65g/cm3,沙子由于有空隙因此会比这个密度小。
先用量筒量出1ml的沙子,再在天平上称出沙子的重量。接着倒出沙子量出量筒的重量。再用总重减筒重,用沙子的重量除以体积,得出的密度是1.4-1.7g/cm3。
法二:1、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(m0),装入装有半瓶煮沸后冷却水的容量瓶中。
2、摇转容量瓶,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,塞紧瓶塞,静置24h左右。然后用滴管加水到刻度线,再塞紧瓶塞,擦干瓶外水分,称其质量m1。
3、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,将瓶内外洗净,加入同样的水(温差不大于2℃)。擦干称其质量(m2)。
结果计算:
ρ =(m0/(m0+m2-m1)-аt)*1000
沙子水泥的比例
和水泥的比例一般在0.5上下,水越多,混凝土强度越低,有计算公式的。尽量不要超过0.7。
理论上在大概0.24的情况下混凝土有最高的强度,但实际一般做不到。
砂子和水泥的比例没有定数,视实际情况定。比如用来勾缝的素水泥浆中不放任何砂子,一般按3:1放。
放了砂子主要是降低成本,减少混凝土的硬化收缩。只要混凝土能拌均匀,可以尽量多放砂子。但放石子比砂子更加省水泥,所以都是大量放石子,而用砂子填充石子之间的空隙。
沙子的形成历程
沙或砂,是一种细小的颗粒或者是形状像沙子的东西。它是由岩石经过风化之后形成的,质量小的沙粒会沉积形成土壤,也就是平原;质量中等的沙粒在风里的作用下流水携带作用沉积形成沙滩;质量大的沙粒会留在原地继续风化,最后都会变成土壤。现在地球上的土壤就是这样形成的。沙是一种被分割的很细小的岩石颗粒,其尺寸为0.0625-2mm。在这一尺寸内的这种粒子则称之为沙粒。在地质学中,尺寸为0.004-0.0625mm的称之为泥,尺寸为2-64毫mm的称之为砾。用手指搓揉沙子的时候会有一种沙沙的感觉,而泥则是一种粉末状的感觉。
沙子图片





